行业资讯

资讯中心
非晶国家标准GB/T 15019、GB/T 19346.2通过审定
09/26/2016
0

       913日,由全国钢标准化委员会特殊合金分技术委员会主办、冶金工业信

息化标准研究院承办的GB/T 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等三项国家标准审查

会在京召开。来自标准起草单位、全国钢标委和相关行业的20余位技术专家出席会

议。会上,有关非晶的两项国家标准GB/T 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和GB/T

 19346.2《非晶纳米晶合金测量方法 第2部分:带材叠片系数》通过了审定。

        GB/T 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

              新修订的GB/T 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代替 GB/T 150192003《快

       淬金属分类和牌号》,与之相比有10大变化: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2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3增加了按材料的表观形态分类;4在快淬金属的基本

       特性分类中,增加了快淬传感合金、快淬电热合金、快淬催化合金等五种类别;

      5增加了快淬金属基体成分的类别;6在快淬金属的牌号表示方法中增加了

       材料表观形态的标识;7补充了原文件表1,按照快淬金属的基本特性分类拆分

       成了 9 个表格;8在原牌号基础上增加了材料表观形态的牌号及相对应的用途;

      91K107J-R 牌号的主要用途增加了脉冲变压器铁芯,1K107-R 牌号的主要用

       途增加了屏蔽片,1K107H-R 牌号的主要用途增加了抗直流电流互感器铁芯;

      10增加了179 个牌号,并列出了其化学成分、表观形态、性能特征和主要用途。

        GB/T 15019《快淬金属分类和牌号》规定了快淬金属的分类和牌号的表示方

 法,以及各类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表观形态(包含带材、丝材、粉末、涂层和

块体等)、性能特征及主要用途。该标准适用于快淬金属的分类和各牌号的命名。

起草单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

 GB/T 19346.2《非晶纳米晶合金测量方法 第2部分:带材叠片系数》

       GB/T 19346《非晶纳米晶合金测量方法》分为:第 1 部分:环形试样交流磁

性能;第 2 部分:非晶合金带材叠片系数(该部分标准规定了用快淬工艺制造的非

晶合金带材叠片系数测量方法,适用于配变铁心或环形卷绕铁芯用非晶合金带材的

叠片系数测量)。本次会议审定的GB/T 19346.2《非晶纳米晶合金测量方法 第2

分:带材叠片系数》是在原有GB/T 19345.1《非晶纳米晶合金 第1部分:铁基非晶

软磁合金带材》附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需求,参考国外相关标准,新制定

的国家标准。

       鉴于叠片系数是衡量非晶纳米晶合金带材产品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性指标,目前

市场上还没有商品化的测量仪器,因此需要建立独立的子标准来进一步完善、规范

非晶纳米晶合金的测量方法。起草单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

息标准研究院。

       本次标准的制修订是在我国非晶行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制修订的过

程坚持了连续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思想,两项标准的结构和内容规

范、完整,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非

晶行业的发展需求。两项标准均是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由中国

钢铁工业协会提出,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预计新标准将于2017年发布。新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规范我国非晶产业的绿色、

健康发展必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非晶产品的国际形象,

推动我国非晶行业的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