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资讯中心
《大国之材-非晶》震撼发布 谨以此片献给为我国非晶事业奋斗的科技工作者
11/16/2018
0

1115日,在非晶联盟第六届非晶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我国第一部讲述非晶产业发展历史的大型纪录片《大国之材-非晶》,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具体纪录片都讲述了哪些珍贵的历史,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Q1:《大国之材-非晶》是怎么形成的?

《大国之材-非晶》是由国家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指导策划、新材料在线团队拍摄制作完成的,该片的拍摄工作于20173月正式启动,经相关参与拍摄单位及个人审核,于201811月正式对外发布。

在拍摄工作启动后的半年时间里,非晶联盟协调各方资源,带领拍摄团队走访拍摄了10从事非晶材料、非晶铁心、非晶变压器的国内研发、生产龙头企业以及及块体非晶的研发生产优势单位: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泰南瑞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机联供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兆培基(北京)电气有限公司、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采访了10余位非晶行业的知名专家、院士和企业家: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董事长才让、中科院物理所汪卫华院士、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周少雄教授及执行秘书长刘国栋教授等。

为了还原我国最初非晶带材产业化的发展历史,非晶联盟还想办法联系并采访到了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化研究的第一批开拓者:钢铁研究总院原急冷技术中心副主任马鸿良老先生、钢铁研究总院原急冷技术中心主任张传厉老先生、国家“七五”攻关百吨级非晶带材中试线项目总设计师冯怀同及百岁老人钢铁研究总院原精密合金室主任柯成等。

 

《大国之材-非晶》真实的还原了我国非晶产业从无到有,直至成为非晶大国的发展历史,看纪录片之前,先跟随小编了解一下我国非晶产业发展中的几件标志性事件吧~

 

非晶带材首次进入中国

1975年,在冶金部的一次规划会议上,钢铁研究总院原精密合金室主任柯成老先生带去了一段非晶带材样品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最后非晶合金研究被列入规划之中。“六五”期间,国家组织钢铁研究总院等多家单位开始了非晶合金的基础研究工作。

突破非晶带材在线自动卷取技术,为实现非晶宽带产业化奠定基础

当时非晶带材的制备工艺在国内尚属空白,研究团队需要从最基础的冷却辊、喷嘴等开始进行攻关,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终于在“七五”期间建设成了国产非晶带材百吨级中试线。1988年,钢铁研究总院原急冷技术中心副主任马鸿良老先生带领团队突破了非晶带材在线自动卷取技术,为实现非晶宽带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1995年,国科委(现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非晶带材的产业化。

“九五”期间,我国首条千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建设成功,初步验证了非晶带材产业化技术。

2006年,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着手攻关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技术。

2010年,安泰科技建成了我国首条年产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彻底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非晶带材产业化技术的国家。

北京市科委“北京非晶产业链创新联盟”成立,多家企业相互协作,共同推广国产非晶带材。

为了能够将国产非晶带材推广出去,在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非晶产业链创新联盟于2009年成立,汇聚了安泰科技(带材生产)、北京中机联供(铁心生产)、中兆培基和北京科锐(变压器生产)等骨干企业,开始研制非晶变压器,并推广至国网挂网运行。



国家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组成立,提升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012年,在原"北京非晶产业链创新联盟"的基础上,科技部批准成立了国家非晶节能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晶联盟的重组和运行,对满足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和节能减排对非晶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提升非晶节能材料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打破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前期非晶前辈艰苦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越来越多的非晶带材、变压器生产企业加入进来,一些创新的新产品也不断涌现出来~



非晶带材商业秘密337调查案取得完胜,国产非晶带材技术、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710月,日立金属公司及美国Metglas有限公司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337调查申请,指控以安泰科技为首的我国企业非晶带材产品侵犯其商业秘密,请求ITC签发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201879日,ITC发布终裁公告,宣布该案申请人的申诉与事实完全不符,迫使申请人撤诉并终止调查,非晶带材商业秘密337调查案以我方胜诉而告终。

此次337案件的胜诉,证明了以安泰科技为首的中国企业,经过四十多年的自主创新,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生产线,捍卫了我国非晶产业的利益,同时也证明了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均实现了全面跨越,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带材的市场占有率目前约达70%,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自主创新和发展,目前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均实现了全面跨越,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论是在非晶合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上,我国的投入和环境都是最好的,其研究队伍也是最大的,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必将成为非晶研究、制造、生产、应用的第一大国。